這陣子身邊發生了很多事,更新,自然耽誤了。最主要還是二月八號的考試。到這刻為止,還有一半的 notes 是未讀過的。對,不是未溫,而是未讀過。
另外,這裡似乎有變成日記的跡象,這不是我的初衷。我想,在考試過後,生活回復比較正常的狀態時,我會調整一下,加重「閒閱」的份量。我希望以中東為軸,整理近年所閱的相關資料,寫寫這個讓我深感興趣的題目。
除了 Blog,自己的生活也是時候調整一下。所謂「三十而立」,可讓我磋跎的歲月,怕沒剩下多少。「求變」,不應只是掛在嘴邊(或者剪個人言言「薯」的髮型),而是該從心態上貫徹執行。
看倌就騎驢看書--走著瞧吧!
好,溫書!
星期三, 1月 31, 2007
調整
星期日, 1月 21, 2007
另一個陳十三
難得地在網上閒蕩,竟然找到一篇我十分「上心」的文章--就是當年壹仔的《豪語錄》訪問萬綺紋。
之所以上心,不是因為這篇文章有甚麼徵言大義,而是,當中出現了一種,我認為是「真正的、終極的浪漫」。
在04年10月28日的《壹週刊》,萬二蚊如是說:
我隨便嗎?是未嫁前想同時有幾個揀吓,陣腳大亂囉。你問我知不知甄子丹(前男友)當時有個老婆在《壹週刊》打工?知,就罵我做第三者吧……所以,同子丹分開後,我決心下次拍拖一定要係結婚對象。兜兜轉轉了十年,再玩落去都唔馨香啦。戀愛可以好複雜,結婚可以好簡單。陳十三(真名陳耀輝)是《殭屍》的編劇,但直至拍完第二輯(二千年)的慶功宴,我們才真正交往。報紙寫拍拖四個月閃電結婚;實情是,開始了一星期我們已經決定,只不過災長(註:這裡該是打錯字吧)和籌備需時,才拖足四個月。那一星期究竟發生了什麼神奇事?神奇就在於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,舒服到立刻融入晒對方的生活。要追尋伏線,一定有。老公後來告訴我,我同呂頌賢拍第一套劇《大提琴與點三八》時,他已留意我,甚至記得我穿過什麼戲服——只是那時我又正跟呂頌賢拍拖,唉,我呢份人……馬小玲(萬在《殭屍》的角色)口硬心軟,活脫脫就是萬綺雯現實中的性格。當初睇劇本,已奇怪這個陳十三點解咁了解我?後來才知:他一定愛上了我。我在他面前不用裝模作樣,他學戲劇出身,又有才華,騙不到他。我直腸直肚,拍過幾多次拖,連娛樂版無寫過的都忍唔住講晒出黎。個個男友起初滿口體諒,到嗌起交來卻可以鬧成你人盡可夫;十三才是真正不會秋後算賬,還反過來替我客觀分析問題,毫不介意我的過往。最夾是兩公婆匿埋屋企煲煲碟抱抱貓,一星期不出門都得。他筆名叫十三,貓貓的名字便由十四數到廿一,總共八隻——換轉其他男人想討好我,一定以為要劈酒直落節目愈密愈好,殊不知我的要求可以好簡單。
互聯網真好,足不出戶,補充的資料按按滑鼠就找到。這裡是南方都市報05年的專訪:
七天,就決定結婚了
陳十三突然有一天宣佈他要結婚了,要帶老婆出來見見大家,那天,當萬綺雯從他背後走出來時,兩人第一個見證人梁立人先生吃驚極了,整個人都呆住了,接著笑得完全失了聲。這便是直到現在所有關於那段「4個月閃電結婚」的故事開始。雯雯的澄清完全推翻了我對此所做的一切假設和猜想,「我們拍拖只有七天,你想,七天,時間短得他們根本不可能知道,直到我們決定結婚,通知雙方的家長和朋友。」
但其實,陳十三和雯雯認識已經很久了。拍《殭屍Ⅰ》的時候,他們一起開過會,討論過角色,那時候她對他完全沒有感覺;《殭屍Ⅱ》時還是沒感覺,那時雯雯甚至還很害怕見到他,因為如果拍攝順利,她是不會見到他的,一見到他,就一定是有問題發生。試過一次,他叫上尹天照和雯雯一起回公司看片,然後很嚴肅地叫他們重拍一次,所以那時她對他惟一的印象就是:見到他就不會有好事發生!可冥冥中有一些叫我們非常惱火或傷心的男子,最終卻是我們要遇到的那個人。
之後他們就再沒有見過面。《殭屍Ⅱ》出街以後,收視很好,那天大家開慶功宴,所有人都玩得很開心,他們開始談起話來。「我突然發現,我們那樣瞭解彼此。為什麼我會這麼熟悉這個人?才見過幾次罷了,為什麼會有種感覺:咦,是他了,就是這個男人了!那一晚之後,我們連續見了7晚,談了7個晚上的話,然後就決定結婚了!」
雯雯就像《殭屍》中那位驅魔美少女,用7天去捕捉住那個搗亂她內心平靜的人。那7天,他們聽了很多、說了很多,然後問彼此:就是那種感覺了嗎?然後有一天吃飯,吃著吃著,大家都有一種預感,陳十三說:不如我們結婚吧!雯雯第一句反應就是:好啊!他完全沒準備什麼求婚形式,什麼浪漫舉動都沒來得及做。
要知道,《大提琴與點三八》是在九一年播出的,那真正的拍攝時間最遲亦會是九零年。他倆在二千年才正式交往,天啊,足足十年呀!在那「死靚妹」喪蒲爛滾的時候,原來一直有個人默默在其背後觀察她,了解她,為她度身訂做了個角色,最後劇集一炮而紅,兩人七日成婚。
我膚淺,我覺得沒比這更浪漫的愛情了!
無疑,陳十三是很了解萬二蚊的,但萬二蚊呢?跟朋友說過這故事,她的第一個反應卻是:「他們離了婚沒有?」朋友認為萬二蚊可能只是玩累了。
我不接受這麼「灰」的說法。了解一個人,固然需要時間。不過,人越大,有些人可以憑着感覺,三扒兩撥便摸清一個人的性格--尤其是兩個人都趟開心扉的時候。相信自己的感覺,並不一定是非理性的。相反,感覺有時是十分理性的。所謂「直覺」,其實可能是潛意識的判斷,而潛意識卻是日常生活體驗的累積。這個過程我們並不意識到,卻一直在進行着。潛意識收集了大量的資料,自行分析,歸類,到遇見類似的境況時,便把那種「感覺」呈現給我們。
我相信有些人的「感覺」是十分「理性」,十分準確的;我亦相信萬二蚊就是這種人。她玩累了,可能是事實,但更重要的是,她終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甚麼。而目標,也恰恰出現在她眼前。她把握住了。
或者因為我只是「相信」萬二蚊是個「感覺靈驗」的人,所以近年已不看娛樂版了--我怕讀到他倆離婚的消息。骨子裡,其實我是想做另一個陳十三。
星期三, 1月 17, 2007
紀念
兩旬的蘊釀,換來片刻的綻放。沒有張揚,只是在那不為人知的角落裡,靜靜地散發着血紅色的妖冶。似是無聲的火焰,燃燒着生命,穿越過障礙,來到嚮往已久的世界。然而,絢麗總有盡頭。盡頭,是早已注定的結局。縱然頑強地向前,一意奔向那遙不可及的彼岸,最終還是被止住腳步,鎖在籠牢,流放到弱水三千那不歸路。雖然短促,但那一片雪白中的斑駁鮮紅,卻見証了其經曾的存在。那一刻的存在,已是永恆。
謹以此文紀念那花了我三百大元醫藥費,另加洗六件血衣的膿瘡大兄,好行夾唔送,以後唔好再見,唔係見鑊打鑊!
星期六, 1月 06, 2007
幸福
週六,一早撲到中環搞培訓。這個客戶見面兩次,印象認真麻麻(雖然負責人是個美女)。一般客戶如果客客氣氣,待人以禮,那工作時總會份外用心,俗語有云:「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」嘛。如果仗著自己是客,一副「我出錢你理所當然要出力」的口吻態度,得,沒問題,老子專業,貨,自然會交足;笑臉,依然免費送上,不過一切公事公辦,額外的要求嘛......,要先問問銷售部的同事囉。
其實也不是那麼上心,客戶的個人修養,干卿底事,也是說說而已。
回到公司,已是十二時半,一眨眼就下班了。
這篇日記由這裡開始,基本上十分無聊,奉勸各位有為之士,有時間就幹些別的事情(如:看我其他的文章),不要浪費精神觀看。
下班跟同事大美女、小美女和大粉腸吃午飯(各位請自行對號入坐),一行四人到了旺角極之好。四個無聊人聚在一起,自然會發生一堆無聊事。
個案一:
「你不是腸胃炎嗎?」我問大美女:「怎麼不吃粥,反而吃車仔麵?」
「不用怕,」大美女十分輕鬆,更帶幾分得意地答曰:「我有藥!」
我們仨齊齊絕倒於枱上,服!
個案二:
想吃菜(重申一次,我是一隻羚羊),看到 order 紙的一格有個「油」字,即想到「油菜」,大筆一揮,圈!
想必小美女異常羨慕我那手鐵劃銀鈎的圈圈,不然怎會盯著我的 order 紙不放。正當我一臉陶醉的時候......
「你怎麼又圈『河粉』,又圈『油麵』,」小美女忽然大嚷:「到底要吃那一樣?」
丫,竟然把「油麵」看作了「油菜」,平白給人機會數落了一頓。
「浪費紙張!」大小美女最後再加一腳才收手,只差沒把溫室效應亦怪到我頭上。
「死丫頭,你狠!」我悻悻然再寫過一張 order。
所謂「出得黎行,轉頭要還」,未幾,小美女突然把手上的 order 紙擰成一團,放在一邊。原來她想圈「時菜」,卻圈了「韭菜」。
可以想像,惡毒的語言再一次在枱上飛舞。
「浪費紙張!」我美美的補上最後一句,爽!
個案三:
「那時病得人昏昏沉沉的,」大粉腸說起看醫生的經歷:「聽到醫生說處方了些“通鼻塞,止鼻水”的藥給我,我立即問醫生:『醫生,可否改要一些“止鼻水,通鼻塞”的藥呢?』
我想,當時那醫生心裡該是盤算著不如給他一些老鼠藥算了。
「有分別嗎?」大小美女倒是關心這個問題。
「有!」想不到大粉腸竟然有答案:「如果先通鼻塞,那鼻子通了,鼻水不就會缺堤般吧啦吧啦地流個不停?所以當然要先止鼻水啦!」
歪理都可以說得那麼振振有詞,真讓人有種衝上去打他幾巴的衝動,嗱!
飯後,大粉腸有事先行離去,我有幸得大小美相伴逛街。臨別前大小美女一再叮囑我要把這次左擁右抱的經歷記下來。好,過程記錄如下:
我由街頭逛到街尾,再由街尾逛到街頭;大小美女則由街頭寸我寸到街尾,再由街尾寸我寸到街頭;講完!
人說:無聊是一種幸福(註1)......,我忽然覺得,自己好Q幸福,囉。
(咦?我唔係要溫書咩??)
Reference List
註1:唔使估,個人就係我!
星期一, 1月 01, 2007
2007 年的第一句粗口
週一,是日一月一號,新的一年開始。
昨晚在 MSN 倒數過後,便倒頭大睡,直到早上被 call 醒打籃球。
拼着老命爬起來,刷牙洗臉,咦?怎麼這麼快電話又響?
......原來只有三丁友願意早起「晨運」。
「咁繼續瞓啦!」朋友如是說。
基本上,我的睡意已去了七分,但這樣就起來未免辜負了大好的假期。於是,又倒頭大睡去也。
輾轉反側了好一陣子,終於入睡,再醒來時,已是十點半,先吃了個勁勁勁難食的「淘大灌湯小籠包」打底(甚麼勞什子「灌湯小籠包」,灌漿還差不多)。再炒了碟菜(哈哈,已由烚菜升級至炒菜)和烏冬。烏冬賣相一流,媲美茶餐廳水準。
不過吃到嘴裡嘛......
「嘩,乜咁x鹹!」這就是我2007第一句粗口,無奈,竟是送給自己的。
茶餐廳級的賣相配上爆粗級的味道,簡直是天使與魔鬼的完美結合。我一邊吃着這「天魔烏冬」,一邊打出零七年的第一篇文章。
新年,從櫃桶底翻出老歌一首,和所有懶人共勉。